2025年5月14日,河南大学至善筝团应邀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交流演出,举行“丝桐妙音——中国古筝传统与创新作品音乐会”。本次音乐会以“展现古筝艺术传统魅力与创新风采”为核心,聚焦古筝这一承载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乐器,至善筝团精心挑选并演绎6首风格多元的曲目,吸引了众多领导、师生到场观赏;其中,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邬治国教授,学工办沈晓琴主任,公共艺术系杨静老师等出席本场音乐会,现场气氛热烈,座无虚席。

在音乐会伊始,金亚迪副教授以时间为脉络,系统梳理了古筝的历史与文化。讲座分享从古筝历史文化切入,讲述其自战国秦地起源,历经千年发展,承载不同时代审美与文化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古筝艺术魅力,金亚迪老师以经典古筝曲目《袖梦》为例,深入剖析古筝独特的技法,详细解读了勾、托、抹、挑、摇指等基础技法,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运用的扫弦、刮奏等技法。这些技法相互配合,使《袖梦》时而轻盈灵动,如舞者衣袖翩跹;时而激昂有力,似情感喷薄而出,展现出古筝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,让大家在音符的流淌中深刻体会到古筝演奏的精妙之处。

在展示古筝的应用领域时,金老师进行了全面且生动的阐述。在影视动漫领域,她列举了诸多经典案例,此外,她还将古筝与传统绘画作品相联系,通过类比绘画的笔墨意境与古筝音乐的节奏旋律,展现出艺术审美在不同领域的相通之处,凸显了古筝艺术在多领域应用中所发挥的独特价值。
讲座结束后,音乐会随即而来,音乐会曲目涵盖异域风情、地方特色、历史文化、武侠意境等多个维度。从以朝鲜风格为背景的《柳京之舞》,通过四台古筝复杂的节奏对位与按变音技巧,呈现朝鲜民族的热情;到极具河南韵味的《闹元宵》,融合民间音乐与独特技法,还原节日盛景,每一首曲目都独具特色。还有描绘彝族生活的《彝族舞曲》、充满历史厚重感的《赤壁怀古》、展现中原风情的《汉江韵》以及创新的武侠音乐史诗《卧虎藏龙》,通过丰富的题材与表现形式,全面展现了古筝艺术的表现力与包容性。


其中,传统与创新结合,彰显文化传承。既有如《闹元宵》《彝族舞曲》这类传承经典的传统曲目,保留民间音乐精华与传统演奏技法;也有《柳京之舞》《卧虎藏龙》等现代创新作品,在作曲结构、演奏形式上突破传统,将古筝艺术与现代音乐理念融合,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
筝团演奏者们凭借精湛技艺,将每首曲目的情感与意境完美呈现。如《赤壁怀古》借古筝与诗词交融,带观众穿越千年感受历史风云;《卧虎藏龙》跌宕起伏的旋律,生动刻画江湖豪情,让观众沉浸其中,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,演出结束后仍有观众意犹未尽,纷纷表示获得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。
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次音乐艺术的展示,更是对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路径的探索。它既让观众领略到古筝在传统音乐中的深厚底蕴,也见证了其与现代元素碰撞的创新活力,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深耕古筝艺术推广,举办更多高品质音乐活动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!

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,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。未来,至善筝团将继续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内涵,策划更多形式新颖、内容丰富的艺术活动,为师生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,让传统艺术在校园中焕发新的活力,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更绚丽的色彩!